核心摘要
连续性而非颠覆性:G版本保留了F版本的核心测试项目和限制要求框架。大部分测试项目的限值线没有根本性改变。
澄清与细化:G版本的主要目标是解决F版本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模糊地带和争议点,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和说明。
技术更新:引入了一些新的测试要求,特别是针对现代数字设备和平台(如陆军/海军平台)。
主要区别详细对比
为了更直观地比较,我们将关键区别归纳为以下几个表格和说明。
1. 测试项目的变化
方面 | MIL-STD-461F | MIL-STD-461G | 变化说明 |
新增加项 | 无 | CS117: 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态抗扰度 | 这是G版本最显著的变化之一。CS117用于验证设备对由核电磁脉冲(NEMP)、闪电电磁效应等引起的阻尼正弦瞬态干扰的耐受能力。它替代并扩展了F版本中RS105(瞬变电磁场)的部分应用场景,但测试方法完全不同(直接电流注入)。 |
测试项合并/更名 | CE101, CE102 | 保留,但应用有调整 | 没有直接删除,但对它们的应用范围和解释更加明确。 |
测试项移除 | RS105: 瞬变电磁场 | 被移除 | RS105(在电波暗室中进行的高强度瞬态场辐射测试)因其测试成本极高、可重复性差,在G版本中被取消。其测试意图在很大程度上被新的CS117所覆盖。 |
测试项调整 | CS114, CS115, CS116, RE102等 | 均有不同程度的澄清和细化 | 例如,对CS114(电缆束注入)的校准和测试程序进行了更详细的描述,减少了歧义。 |
2. 测试限制的变化
总体而言,测试限值线本身没有大规模的修订。主要变化体现在应用上的澄清。
方面 | MIL-STD-461F | MIL-STD-461G | 变化说明 |
RE102限制 | 限值在1MHz-18GHz | 限值扩展至40GHz | G版本明确要求,如果受试设备(EUT)的工作频率或产生的时钟频率超过18GHz,则RE102的测试上限频率应扩展至40GHz或最高工作频率的10倍频(取两者中的较小值)。这适应了现代高速数字电路的需求。 |
限制应用的澄清 | 对陆军、海军、空军平台应用哪些测试项目有时存在混淆。 | 附录A(应用指南)大幅增强 | G版本极大地扩展了附录A,为每个测试项目(如CE102, RE102, CS101等)针对不同平台(地面、水面舰艇、潜艇、空军、空间系统)提供了更清晰的应用指导表和说明,明确指出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某项测试。 |
安全裕度 | 提及了安全裕度概念。 | 明确规定了验证安全裕度的方法 | G版本在第5.4节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测试来验证设备是否满足采购文件要求的安全裕度(如6dB),提供了具体的测试步骤,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
3. 测试程序和设置的细化
这是G版本改动最多的地方,旨在提高测试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方面 | MIL-STD-461F | MIL-STD-461G | 变化说明 |
接地平板 | 对接地平板的使用和尺寸描述相对简单。 | 进行了详细规定 | 明确要求接地平板在所有测试中都必须使用,并详细规定了其最小尺寸(比EUT和电缆束边界至少延伸5厘米)、材料、厚度和与参考接地点的连接要求。 |
电缆束定义 | 对测试电缆的布置和类型描述不够具体。 | 明确定义了“代表性地配置” | 要求使用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会使用的真实电缆类型和数量(至少一根电源线和一根信号电缆)。如果无法实现,必须记录在案。这使测试状态更接近真实情况。 |
LISN(线路阻抗稳定网络) | 对LISN的使用和选择有基本规定。 | 澄清和细化 | 明确了在何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电流探头代替LISN进行传导发射测试(例如,当电源线无法断开时)。同时,对LISN的阻抗特性提供了更详细的参考。 |
校准 | 校准程序相对基础。 | 要求更严格,程序更详细 | 例如,对于CS114等注入校准,要求必须在测试配置中包含EUT和所有电缆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校验”,以确保注入电平的准确性。 |
4. 管理和文件要求
方面 | MIL-STD-461F | MIL-STD-461G | 变化说明 |
测试计划要求 | 要求提供测试计划。 | 大幅增强了对测试计划内容的要求 | G版本详细列出了测试计划中必须包含的要素,如详细的EUT描述、电缆图、监测点/注入点选择理由、测试配置照片 |
测试报告要求 | 基本报告要求。 | 报告内容要求更全面 | 要求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包括所有校准数据和系统校验数据、EUT的工作模式描述、任何偏离标准的说明等。 |
术语标准化 | 术语存在一些不一致。 | 术语进行了统一和标准化 | 例如,统一使用“受试设备(EUT)”等术语,避免了F版本中偶尔混用的情况。 |
总结与影响
对工程师和测试人员的影响:
可执行性更强:G版本解决了F版本中许多模糊不清的问题,减少了不同实验室对同一标准解读不一致的情况,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比性。
测试准备更复杂:由于对测试计划、电缆配置等要求更加详细,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更加周密。
成本考虑:取消了RS105这项极其昂贵的测试,总体上可能降低合规成本。但新增的CS117测试需要专用的阻尼正弦瞬态发生器,也会产生相应成本。将RE102扩展至40GHz也需要更昂贵的测试设备。
面向未来:将频率范围扩展至40GHz,并增加对阻尼正弦瞬态的测试要求,使标准更能适应现代和未来的电子战环境及高速电子设备。
结论:
MIL-STD-461G是MIL-STD-461F的一个成熟、细致和必要的进化版本。它没有改变标准的基本哲学,而是通过大量的澄清和细化,使其成为一个更严谨、更一致、更现代化的标准。对于新项目,应直接采用G版本。对于已按F版本认证的设备,是否需要重新测试以满足G版本,通常由具体的采购合同规定。
重要提示:
在实际项目中,必须依据系统采购方发布的《系统电磁环境效应(E3)要求》(如MIL-STD-464)和《设备采购规范(CDRL)》 来确定具体需要符合MIL-STD-461G中的哪些测试项目和限值。标准本身提供了测试方法和通用限值,但最终的应用裁剪由采购需求决定。